极速nba直播吧在线直播观看_极速nba回放主营产品:轮式推土机,轮胎式推土机,夯实机,强夯机!24小时销售热线:0371-66655355

交流材料

日期:2025-01-24 04:10:44 |    作者: 极速nba直播吧在线直播观看

  青)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作来抓,统筹协调、上下同心,在一个个群山深处的自然村开山凿石,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邵阳2018年省定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考核指标是2200公里,涉及4000余个自然村,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一是高位定盘,理顺指挥体系。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明确分管副市长主抓,并多次开会调度、现场部署,将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纳入市县绩效考核范畴。此外,成立建设指挥部,强化交通、财政、扶贫办等职能部门紧密对接,协同发力。二是挂图作战,筑牢廉洁防线。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分设5个工作小组,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一月一检查。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全程参与监督,并与相关

  人员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邵阳路桥出台《农村公路项目管理办法》,组建项目总部和各县市项目部,各项目部只准劳务包工,由总公司成立材料公司,统一购买主材,从源头严格把控。三是创新举措,压实主体责任。实行实时调度制,每周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同时建立微信群,对工作及时调度、安排和点评;实行一票否决制,将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对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县市区在市交通发展目标考核中一票否决;实行鼓劲奖励制,市政府安排3000万元补助奖励资金,并要求县区提供配套资金,根据工作成效和进度,进行经费和绩效奖励。

  一是精细管理促进度。采取无人机航拍识别、巡检APP系统定位、大型拌和场配料,实行一路一档,高效规范管理。市指挥部实时收集并发布各县市区进展情况,全年对前期工作、路基建设、路面建设分别排名16次、25次、49次,各县市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增强。二是严管重罚保质量。印发2000余册混凝土路面操作手册,坚持社会监理和义务监督相结合,严格市、县、乡、项目现场四级同步“七公开”,对质量不合格、建设标准不达标的路段,立即挖除重建,并通报全市举一反三。以铁手腕、铁纪律、铁措施抓好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由政府督查室和纪检监察组牵头,全年开展“四不两直”暗访50余次,下达通报、督办令11个,约谈排名末位的项目部经理。三是强化服务优环境。将整个建设项目捆绑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全面落实优惠政策,确保规费减免;要求建设点段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及乡镇、村担负起维护治安环境的主要责任,坚决打击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行为。全市妥善处理阻工事件297次,行政拘留恶意闹事者11人。

  一是注重与乡村振兴融合。结合农村交通设施提质升级改造,加强完善贫穷的地方路网骨架,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二是注重与农村客运融合。科学合理规划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结合“村村通客车”工程,对有意愿通客车的自然村在线路布局、道路加宽等方面第一先考虑,加大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力度,推进“乡有客运站、村有简易站”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线路向农村延伸。全年更新农村客运车辆150余台,新增25个通客车建制村,全市建制村100%通客车。三是注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合。积极探索推行“通组公路+特色产业”、“通组公路+乡村旅游”等“公路+”模式,让农村公路和产业布局、产业要素、产业优势深层次地融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度的提高。新宁县沉水村三面环水、院落分散,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24人。2018年8月,该村全长4.1公里自然村水泥路完工,脐橙成熟季节,大货车直接开到果园旁、家门口,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加快,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初步统计,全市全年自然村水泥(沥青)路建设直接促进贫穷的地方产业增收1200万元以上,3至5年内可增收约8000万元。

  2018年5月以来,岳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和岳阳视察时的讲话精神,举全市之力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关停拆除运营泊位42个、渡口13道,复绿面积42.3万平方米,家毫书记2018年8月视察时给予了充分肯定。目前正在进行复绿和对拟保留的泊位及渡口提质改造,计划用1-2年时间将长江湖南段163公里打造成最美生态岸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深入贯彻落实习“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岳阳市委、市政府切实把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和市委全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台《岳阳市委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议》《岳阳市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层层统一思想,明确工作重点,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岸线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增强岳阳港核心竞争力。

  一是组建机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协调、技术、宣传、督查四个工作组,市财政安排专项整治经费,沿江县市区也组建相应工作机构,形成“市委市政府牵头抓总、相关市直单位协调配合、沿江各县市区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是高频调度。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现场督战。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从始至终坚持问题导向,挂图作战,实行一码头一清单、一周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明显问题,保障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沿江各县市区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一线办公,在一线做通思想工作,在一线解决明显问题。三是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宣传声势,在主干道沿线制作大型喷绘广告,在各港口码头及其周边张贴整治公告近1000份、悬挂横幅标语600多条,在市级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协调中央、省级媒体重点报道。

  长江岸线湖南段共有生产性泊位100个,其中正常运营泊位82个、在建泊位18个,渡口21道。此次关停的码头和渡口数量多,而且部分码头投资体量大、股权关系错综复杂,整治工作面临重重阻碍,两个月内完成关停任务难度极大。我们坚持“钉钉子”精神,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力量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是坚持分类施策。对涉改国企,做好政策宣讲,要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涉改民企,采取“一码头一方案”,及时跟进过渡措施,帮企业减少经济损失、谋划转型出路,赢得了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强化部门协作。海事部门加强技术指导,环保部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核查,公安、信访部门制定应对化解有几率发生的维权行为预案。同时,还组成联合执法组,逐一检查核实港口企业安全、环保、岸线使用、港口审批等方面情况,为关停并转做好服务。三是实行滚动督查。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项督查组,坚持“一周一督查”,督促沿江各县市区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一盘棋”推进,倒逼任务落地,确保所有应关泊位、渡口均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关闭到位。

  此次专项整治,“关停”是基础,通过“并转”实现长效管控才是目的。下一步,我们将统筹兼顾、立足长远,坚持不懈地推进整治工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岳阳贡献。一是正确地处理堵与疏的关系,切实提升岸线使用效率。一方面,坚决刹住无序开发、破坏性开发。加大港口岸线巡查力度,遏制非法码头死灰复燃,严格审核岸线使用;另一方面,按照建设“平安港口、绿色港口、智慧港口”的目标,推进港口码头提质改造。二是正确地处理破与立的关系,全力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岸线生态复绿工作,按照“效率更加高、环境更优、形象更美、安全更好”的要求,着力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扎实开展港口作业污染专项治理,全方面推进港口清洁生产。三是正确地处理近与远的关系,建立健全长效管控机制。以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为契机,着力推进港口建设的生态化、智能化、集约化、专业化,着力推进全省港口资源的全面整合、港产园城发展的全面融合、“公铁水空”运输的全面联动。

  嘉禾县坚持民生至上、交通先行,按照“一县一公司、公车公营、系统规划、乡村全通、价格惠民”的工作要求,率先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实现10个乡镇195个行政村和社区的公交100%全覆盖,所有城乡中学、中心小学500米范围内可到达公交候车点,有力促进乡村融城、产城融合,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做法是:

  嘉禾县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32公里,2012年以前群众进城需要换乘三次车、耗时近3个小时,交通极其不便。为完全解决“路不通、车不畅”的难题,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部署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要求实现城乡公交无缝对接,居民便捷出行。一是大力度推进。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实施落地。二是高标准规划。科学编制《嘉禾县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嘉禾县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专项规划》,构建起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脉,中心客运站、接驳换乘站、乡镇客运站、农村

  客运招呼站为节点的城乡公交网络,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全方位保障。我县是全省财政贫困县,在县财政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整合了国土、农业开发等多方涉农资金用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并考虑物价增长、里程增加等因素建立资产金额的投入增长机制。除省、市补助资金外,县乡配套资金均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另外,还在用地、规划许可、供电供水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加快客运站场、招呼站、充电站等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公路路网。通过“城乡交通三年大会战”“城乡交通三年大建设”活动,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率100%,行政村通畅率100%,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畅率100%,在全县构建10分钟到乡镇、20分钟达县城、30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网络。二是健全配套设施。实施农村公路“千百十”工程,自2013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改造部省不能立项的自然村公路和村与村之间联网公路422公里。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二级汽车站1座、五级农村客运站8座、港湾式城乡公交招呼站240对。开展“百里长廊”行动,对国省干线公路县、乡、村公路网进行绿化和亮化,打造两条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公交线路成为连接城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是优化线路结构。按照道路可行条件,进一步补空调控、延伸优化公交线路,提高覆盖率,解决局部地段重叠、边远村镇密度不足等问题。现有城乡公交线条,投入运营车辆130台,公交运行由放射状网络向环线循环网络优化。三、规范经营管理,实现转型升级

  1200万元推进客运企业公司化改造,将全县3家客运企业整合为1家公交公司,率先在全省实现“一县一公司”,从体制上解决运营秩序混乱、企业恶性竞争、安全监督管理缺位的问题。投入1800万元,组建谈判协调班子,强力推进公交车辆收购,完成13条线台合股车收购,实现“公车公营”。二是强管理。出台《嘉禾县城乡公交管理办法》《嘉禾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严格落实“五定”(定时、定线、定班、定点、定价)要求,规范经营服务。实行“站台建设+广告经营+管理维护”一体化运作,一次性解决招呼站建设、广告经营、后期管护、建养成本等核心问题,实现城乡公交良性循环发展。三是重安全。所有运营车辆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对公交运营情况实时监控,同时也有效解决了擅自涨价、拒载免费乘车人群、恶意超载等问题,促进了运营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四、提升服务水平,发展普惠公交一是建设智慧公交。

  依托智慧交通平台,建成电子售票系统、信息服务显示终端,开通微信公众号,提供公交车实时查询、一键呼叫客服、投诉咨询等服务,实现“车”与“人”的数据相互连通,方便人民群众出行。

  二是推行免费服务。对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一级肢残人士、盲人、现役军人、残疾退伍军人五类特殊人群实行免费乘车,受惠群体达4.5万人。在县城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开通2条免费线路,所有乘坐人员全免费。县级财政每年补贴免费公交、免费乘车人员资金820万元。三是降低公交票价。公交一体化后,发车班次比改造前增加60%以上,公交票价降低1-6元不等,最大降幅达50%,每年为群众节约出行成本近600万元,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a打造智能监管平台

  201条,监管成效明显。求变: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当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迫切地需要从依靠人盯死守、行政管制的传统方式,向依靠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安全科学技术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

  5820台,且大多数处于动态运作时的状态,监管工作量巨大。而全市交通运输监管人员仅有数百人,如果采取“人盯人”的监管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二是“以隐患盯人”,没办法做到动态监控。隐患排查治理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但采取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的手段防止安全事故,只能做到对安全事故的事前预防,难以做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和预警。三是“以GPS盯人”,危险预警手段单一。目前已全面普及的GPS联网联控动态监管系统,能实时掌握“两客一危”车辆的速度、位置、行驶时长等信息,但这种手段仅能监测车辆“物的不安全状态”,对司机行车过程中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没办法做到实时智能判别。特别是对于疲劳驾驶这个“头号杀手”,GPS联网联控动态监管系统只能以行驶时间推断出驾驶员理论疲劳状态,不能捕捉其生理上的疲劳状态。因此,采取更加前沿的科技、更加智能的技术助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势在必行。

  1月,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交通运输智能监管平台建设试点。我们抢抓机遇,争取试点任务落户长沙,以此为契机探索智能化监管新路子。一是强化统筹协调。

  我们组织协调各方理清流程,攻克难点,规范制度,确保试点有序推进。选取龙骧集团作为试点企业,确定了涵盖跨省、市级、县级和农村班线条线台客运车辆试点运行。二是强化功能整合。智能监管平台架设后,我们采用云计算等技术,对不同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和反复测试,目前建成疲劳驾驶预警、超速预警、不安全驾驶行为预警、超载预警、不系安全带预警、停车管理、线个功能模块。三是强化制度建设。通过试点运行,我们在积累了丰富的平台运行数据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平台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先后出台或起草《湖南省“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主动安全防控管理规定》《长沙市道路运输管理安全智能监管实施办法》《湖南龙骧集团交通运输智能监管报警处置管理办法》等行业规定和企业内部考核标准,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安全监管、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破局: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全时段全方位管理交通运输智能监管平台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技防替代人防、管理关口前移,真正的完成对营运车辆的全时段、全方位实时监控。一是扫除安全监管盲区。智能监管平台扫除原有

  4G动态视频监管系统的管理盲区和死角,对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自动识别、精准判定,实际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监管”。二是实现分类分级处置。

  智能监管平台对大量信息数据来进行分类分级处置,大幅减轻车辆动态监管人员手动识别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实现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充分的利用智能监管平台加强主动安全防控,结合联网联控动态监督管理机制、安全生产“隐患清零”等制度,实行违章信息的日公布、周交办、月通报、逐条销号,加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升级:挖掘平台功能有效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效能推进智能监管平台试点,是我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道路运输行业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平台和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基于平台的监督管理范围,不断挖掘平台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方面的非消极作用。一是技术上提升。加快实施数字化服务,优化智能监管平台,逐步提升交通运输智能调度、行业监督管理、信息服务的水平。

  二是管理上提质。进一步细化管理实施办法,探索常规考核和数字化考核有机结合,将考核结果与补贴资金更加紧密挂钩,不断的提高安全智能监管水平。三是范围上扩面。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扩大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场景范围,并与市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深度对接,形成全市交通运输监管数据一条链、监管一张网。a以示范创建为抓手

  我县积极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2016年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年荣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贫穷的地方少数民族县。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通畅总里程达

  3088.9公里,行政村公路通畅率100%,组级道路通畅率90%。我县的主要做法是:一、政府主导,精心组织,强化要素保障我县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实行军令状考核。将“四好农村路”纳入全县综合绩效评估考核体系,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十大任务之一,实行军令状考核,形成政府主导、领导主抓、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保障资产金额的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整合交通项目和涉农扶贫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形成多措并举的资金保障机制。2016至2018年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3亿元。2018

  83公里和第三期整村推进组级公路建设72.2公里,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二、科学规划,规范程序,全力建好农村路一是统筹规划。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衔接。a“十三五”期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

  1383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生态旅游路7条44.6公里,产业路80条318公里,达到全县18个乡镇202个行政村覆盖率100%、自然村覆盖率100%。二是严格建设。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同步建设路肩、排水和防护设施。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通过委托招标代理选定设计单位、检验测试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是加强监管。除委托专业监理公司做项目监理外,每个村还安排2名义务监督员协助监督,实现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认真落实“三合同”管理和“七公开”制度,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督查部门全程介入。每季度召开一次农村公路建设例会,进行质量安全告诫和廉政集体谈线年以来,共查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9次,开展集体廉政谈线次,项目质量安全和廉政建设得到较好落实。三、完善机制,管养并重,精心护好农村路坚持建养并重,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形成“政府主体、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的管养格局。一是加大路政执法力度。建立部门上下联动机制,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脏乱差和车辆违法超限超载,

  三是明确管养职权。2018年上半年,将乡道、村道管养职权由县公路部门移交给当地乡镇,进一步明确管养职权。同时将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乡、村道分别按照7000、4000、1000元/公里的标准配套养护资金。四是探索养护新模式。建立事业人员专职养护、企业公司合同养护、村民个体承包管养、临时性涉路工程托管养护的多元化养护格局。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创建活动,建成200余公里文明样板路、创建5个农村公路养护示范乡镇。此外,设立扶贫“特惠岗”,吸收185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四、以路兴产,服务群众,倾情运营农村路一是方便百姓出行。农村道路客运依托农村公路路网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全县共建成农村客运站22个、客运招呼亭230个;全县农村客运班线

  一条条扶贫路、产业路通到村民家门,服务特色产业园,让柑橘、高山葡萄、红心猕猴桃、水蜜桃等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贫困山区真正的“致富路”。同时,一条条通景水泥公路通往各自然景区,全域旅游助推了芷江经济发展。三是促进物流电商发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实现圆通、中通等快递服务延伸到各乡镇,农村淘宝、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100%覆盖行政村。四是助力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成网,吸引大批企业入户芷江工业园区。其中,浩丰服饰、华晨电子等6家企业建成投产,宏裕机械等3家企业正在建设,为芷江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注入了新活力。a抓协调 优环境 强服务a全力保障岳望高速建成通车

  8月重新招标复工以来,针对剩余工程量大、遗留问题多、建设工期紧、舆论压力大等诸多困难,我们狠抓各方协调,优化施工环境,强化建设保障,确保项目于2018年9月29日建成通车,最终解决了社会反响强烈的久建不成、久拖不通的问题。主要做法是:一、各级领导格外的重视,高位推进一是省级强力支持。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家毫书记、达哲省长、陈飞副省长等领导多次就加快项目建设作出指示。省交通运输厅把2018年建成岳望高速作为大事要事来抓,海兵厅长等厅领导15次调度建设进度、债务处理、民工工资等重点工作,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办公、督导。二是市级责任上肩。

  市委书记刘和生明确指示确保岳望高速通车是岳阳的大事,岳阳各方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市领导20

  三是县市区措施得力。湘阴是岳望高速建设矛盾的集中地,债务纠纷双方人员汇聚于此,维稳压力巨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握全局、靠前指挥,平时全面掌握债权人动态,遇有突发事件及时稳妥处置。复工前,汨罗江大桥工程原实施工程单位已撤场,但相当部分工程未计量结算,二级施工队情绪激烈,不断阻工,屈原管理区有关部门几十次登门慰问做工作,积极协调当事人面对面谈判处理问题,赢得当事人信任理解;同时对工程费用进行审计,并与原二级施工队达成“审计期间不阻工”的协议,为施工赢得宝贵时间和空间。二、攻坚化解主要矛盾,理顺关系债务纠纷是岳望高速的主要矛盾,涉及金额大、结算难、债权人员多、维稳压力大。我们坚持法制思维,按照“分类处置,各负其责”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债务处理,依法依规、有理有节地化解矛盾。一是强化沟通。通过发布通告、召开会议、个别沟通等形式,向债权人宣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导债权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岳阳县从县法院抽调8名法官,组建临时特别法庭,调解、判决债务纠纷案17

  对手续较为齐全、有解决基础的债务,协调债务纠纷双方当面确认,由相关单位垫付资金,达到暂时缓解、防止激化的目的。三是敢于亮剑。对拒不配合的对象,运用司法途径、提请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企业信用等级动态调整等方式,责令其履行法定义务,筹集资金解决债务纠纷。四是保障施工。坚持“线内施工、线外协调”原则,组织全线个存在纠纷的梁场和拌和场有关人员开展连续谈判,由新实施工程单位垫付部分资金,保障了材料供应。三、精准调度通力协作,确保进度我们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协调各方扎实履责,凝聚起保进度的强大合力。市交通建设大会战指挥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向相关单位下达9份督办令,督促限期解决影响施工的重点难点问题。市高协办派出5个工作组,与当地协调人员沉到一线个星期谈判至深夜。相关县市特事特办,全力保障项目建设急需的碎石、河砂等地材供应。市县国土部门对交地滞后的重点地段,现场办公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法院组建律师服务团常驻县市区指挥部办公,免费提供贴心周到的法律援助。

  岳望高速建设中,我们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沿线群众利益总体上得到较好保障。原实施工程单位遗留的民生问题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环境,最重要的包含农田及水利设施水冲沙压赔偿、房屋炮震损理赔、临时用地复垦租赁费用、借用地方道路补偿四大类,我们协调高速集团公司、项目公司、原业主和原实施工程单位,筹集5000万元基本解决了遗留民生矛盾。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全力支持下,我们艰苦协调,筹措资金9200万元,在2018年春节前将全线民工工资支付到位。对“三改”不到位、征拆补偿发放不及时等遗留问题全面摸底排查,走村入户,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完善解决方案。对导入司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经济困难的债权人,允许其缓交诉讼费;对少数债务纠纷复杂、一时无法判决到位的债权人,安排协调人员多次上门看望慰问,沟通谈心,掌握思想动态,缓解情绪,得到债权人理解。

  2018年以来,常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一班人正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政策机遇,在防风险的同时,坚持念好“三字经”,勇于担当、善作敢为,千方百计扩投资、稳增长,为今后一个时期交通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谋划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我们通过自清自查、对接政策、做好研判,提出“立足市情抓项目、用好政策保投资”的对策建议,形成一批有突破、可操作、能落地的项目方案,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一是坚决落实政策。

  三是积极争取政策。常德高铁不通、干线不畅、水运不强是不争的事实,交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状、发展定位严重不符。对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对于已经缓建而今后能够恢复启动建设的项目,没有全部压减退库,而是继续完善前期工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力争在“十三五”末启动建设;对于非建不可的、设计标准较高的项目,采取调低建设技术标准的方式来进行实施;对于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千方百计地争取把项目挤进规划笼子。二、围绕“补”字抓重点即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全力保障兜底任务。

  ,涉及4869个自然村。为赢得工作主动,尽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去年年初,我们在省厅只下达

  1445公里建设规划的情况下,自我加压,超计划实施非贫困县的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的通组公路建设,总建设里程达到2831公里。二是大力拓宽对外通道。积极争取益常高速扩容工程尽早启动,该项目于2018年6月被纳入《“十三五”交通运输专项建设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方案》重点推进项目库,作为“十三五”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新增备选项目。三是着力复兴水运优势。快速推进沅澧航道整治,沅水浦市至常德航道整治已完成主体工程,澧水安乡至茅草街航道提前半年全线贯通。牵头成功组建常德港务集团,启动修编《常德港总体设计》。整合全市港口码头资源,加速推动桃源陬市等5个港口码头建设。四是努力提升开放形象。为解决边界乡镇与外省外市对接道路“等级低、路况差、断头路”等问题,我们对全市有重大交通建设需求的省市边界乡镇交通建设发展状况全面摸底调查。据统计,全市边界乡镇交通建设发展需求有34个项目,估计总投资约87.6亿元。目前,我们已先期启动G241石门壶瓶山至湖北五峰渔洋关、G207澧县澧东一级公路、S223安乡黄山头至湖北等3个省际边界主干道提质改造项目前期工作。三、突出“干”字促落实始终以交通跨越大会战为统领,坚持市县联动、政企联动、部门联动,营造交通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工作任务有效落实。一是党委政府主抓。市委市政府成立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交通物流专项小组,稳步推进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物流5大项目建设。市委书记市长季调度,指挥长月调度,及时研究解决交通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县市区党委政府把交通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二是交通部门专抓。作为交通跨越大会战的先行官,我们更是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将交通跨越大会战从行业行为变成政府行为;主动寻求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作为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我们实行“班子成员包区县、中层骨干包项目、专门机构包前期”制度,加强业务指导、矛盾协调化解和督促管理。

  三是有关部门齐抓。完善交通跨越大会战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各成员单位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将办好交通当作自己的事,无论是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还是征地拆迁、施工环境优化,均做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长沙市全方面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长沙市于2018年

  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共检测车辆72.4万余台,系统自动记录的超限超载车辆数量下降67%,其中超限超载30%以上的车辆数量下降89%,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取得很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完善硬件设施,夯实治超基础全市投入近5000万元,布局14条非现场执法公路,改造升级硬件设备,构建起覆盖全市重点货物运输通道的治超网络。一是加大科技投入。

  ;建成市、县治超信息平台,开发手机APP软件,实现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记录和监管、案件网上模块化办理、驾驶员违法信息查询。二是升级告知标识。在非现场执法路段设置“非现场执法路段”、“严禁变道压线行驶”等告知牌,现场推送违法信息。三是规范路面设施。在检测区域边线增设防辗压物理措施,中心划双黄隔离实线,增加路面车道标志、标线,规范行驶路径。二、夯实制度基础,强化治超保障一是建立治超工作制度。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的通知》,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长沙市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实施方案》,市公路局出台《长沙市路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和《关于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的通告》,明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主体、处罚依据,从制度层面破解了“非现场执法”的难题和瓶颈制约,为推进实施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非现场执法区域电子抓拍设备与该路段的其他电子抓拍设备同步接入交警信息平台,通过与交警部门提供的车辆信息比对,实现车辆信息查询无缝对接,确保信息准确,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建立路警联动制度。

  市公路局、市交警支队联合印发《长沙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路警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并由交警部门对信息平台的超载货物运输车辆依法处罚和记分。同时

  通过电子卡口、车辆匹配识别软件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实施重点查处。三、重视程序标准,规范治超流程一是定人定岗负责。选派专人专职负责信息审核、违法车辆信息查询处理、违法信息推送、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通报等工作。规定信息审核、采集、推送岗位工作职责和非现场执法立案证据标准。二是严格审核信息。由信息采集员按照取证标准筛选,符合立案的固定证据自动进入信息审核程序,由信息审核员复审后进入立案程序,确保立案信息准确。三是依法充分告知。

  在现场三次连续告知的基础上,经审核立案的信息,在对车辆所有人有关信息核准无误后,3日内短信告知当事人,

  日内函达当事人,确保违法信息实时告知。四是规范案件文书。统一非现场执法文书模板,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申辩、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决定书)、当事人相关证件复核等案件程序全程网上模块化办理。四、提高结案效率,巩固治超成果提高案件办结率是非现场执法结果运用的根本和难题。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机制健全后,我们把结案率作为主攻方向,推动非现场执法工作落实落地。一是宣传引导车主主动结案。编写《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解读》,发布《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通告》,并通过新闻媒体,逐步的提升社会知晓率;定期公示立案的违法车辆信息,警示和督促当事人主动前来接受调查处理;实施减轻处罚,鼓励引导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主动接受处理;将立案未处理车辆信息向车籍所在地公路管理机构推送,实行市内异地公路管理机构处理处罚机制。

  ;建立黑名单制度,将3次以上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车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有明确的目的性开展拦截和打击。三是部门联动加强执行力度。当事人在收到短信或信函三个月内未主动前来接受调查处理的,有重点地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抓拍系统对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故意遮挡号牌、首尾相连通过等行为,由交警部门依法处罚记分,提高威慑力。通过半年的治超非现场执法实践,我们感受到:一是精准治超更到位。告别了“人海战术”,打破了“猫抓老鼠”的僵局,减少了现场执法的安全风险隐患和执法风险,提高了执法效率。二是路政执法更公平。实现“查、处”分离,有利于避免“找关系”“说人情”等不正之风,从机制制度层面提高了执法人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三是行政成本更合理。

  15套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不含人力成本),可实现对一个县管辖地域内公路全天候管控。下一步,我们将从提高结案率入手强化货物运输车辆合法装载的自觉意识,继续推进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优化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各功能模块运用,全面形成以非现场执法为主、路面现场执法为辅的治超新格局。深入开展“隐患清零”行动a助力安全监督管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a湘西自治州交通运输局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保障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全面总结2017年“隐患清零”工作经验,印发“隐患清零”系列考核细则和管理办法,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清零”行动切实加强“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及驾驶员安全监督管理的通知》等,引导思想观念从“要我清零”向“我要清零”转变,

  10余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297次,教育驾驶员14800余人次,宣贯落实“1+2”文件精神。各企业还将省厅“1+2”文件内容和州级相关管理规定印制成《“隐患清零”宣传手册》,下发给所有“两客一危”车辆驾驶员,并督促通过手机APP每月按时完成培训考试。三是加强调度考核。落实“隐患清零”周公布、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定期通报隐患整改排名,并在州交通运输局微信公众号公开,目前已发周公布34期、月通报8期、季考核

  期。同时,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特别是对州汽运总公司等工作突出单位给予20万元;对排名靠后单位约谈相关责任人。二、打造监控平台,强化技术支撑一是建设州交通信息中心。投入1460万元建设湘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将“两客一危”车辆、汽车客运站、重点码头渡口、重点路段等监控信息全部接入中心,通过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局主要领导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强监控信息的监督检查,压实监管责任。二是规范企业平台运行。

  86.5%。运营商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一经发现违章行为,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提醒车辆驾驶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消除隐患。三是全面培训平台值守人员。加强对8县市运管所和所有“两客一危”企业的业务指导,先后培训企业监控人员54人、运管机构监督人员8人,为及时准确识别安全风险隐患,畅通误报信息申述渠道奠定基础。三、坚持严管重罚,强化震慑效果一是压实监管责任。及时在微信群公布“三超一疲劳”、脱离监控等违章情况,下发隐患整改通报,按照“一单四制”要求整改,全年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21份,交办隐患709条,全部实现整改闭环管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个别企业春运期间超速违法次数突增、“脱离监控”行为突出等问题,及时约谈问题企业及相关县市领导。如“脱离监控”问题,在先后约谈3家平台运营商、

  141次减少至10月的9次,下降93.62%。积极试点将“隐患清零”安全监管工作延伸至农村,成立乡镇综合执法大队,每个乡镇派驻2名运管执法人员深入村寨参与综合执法。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并且开展“打非治违”百日整治、高速公路“隐患清零”升级版专项整治、旅游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全州农村严厉打击面包车非法从事客运经营集中整治等行动,开展综合执法360余次,处罚高速公路违法违规车辆80余台,查处旅游客运车辆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10余起,查扣农村非法营运车辆79台,立案调查85起,受理群众电线余万元,严厉打击了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发展。三是严格监管处罚。严格落实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罚,全年停业整改车辆270辆,所有停运整改车辆集中摆放在客运站醒目位置,并拉上警示横幅,张贴停班标识(封条),注销驾驶员从业资格证37个,列入从业人员“黑名单”37人,吊销多次违法违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14个,1家企业被责令整改1年,8家企业整改3个月。特别是对车辆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较多的龙山县秦城客运公司,责令违规的19台车辆停运整改3天,对企业顶格处罚5万元外,停拨该县交通建设资金3个月,形成较大震慑力。a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职能转变a着力提升道路运输行业服务水平a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放管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从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深入推动“放管服”、职能转变等系列改革,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和经营业户获得感。主要做法是:

  一是在简化行政审批上下功夫。对无车承运试点公司申请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的,取消“应当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要求;对申请一、二级道路客运站站级、服务的品质等级核定的,取消提交“土地使用权证”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推进营业性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验测试、尾气排放检测“三检合一”。开展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异地检验测试,并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布全省

  取消货运代理等相关服务的经营者备案、道路运输经营者设立分公司备案,将其纳入“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事项目录。制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许可“告知承诺书”,明确道路客运等经营许可优化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保障“证照分离”改革有效落地。三是在清理规范性文件上下功夫。

  全面清理道路运输行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上报废止《湖南省道路客货运输站场管理办法》等3个与交通运输部规章不一致的政府规章和《湖南省道路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考核办法》等

  个规范性文件。四是在缩减行政权力清单上下功夫。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权责一致、便民高效”原则,调整省本级行政权力清单,调整后局保留的权力清单由原来的16项缩减为13项,实行市县属地管理的权力清单由60项缩减为

  项。二、求创新,在“管”上做加法一是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审查政策性文件和重大合同,对含有减损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增加其义务的政策措施及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一概不予发文、订立合同,或调整至符合标准要求后再予发文、订立合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遵循“起草论证、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行文上报、登记备案、公开发布”的制定程序,并根据法律和法规“立改废”情况和市场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废止或公布失效。二是着力规范监督检查行为。制定“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并公布执法检查人员和市场经营主体名录库。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细则》,规范抽查方式、流程和结果公开,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三是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遵循“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重新修订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167条,从源头预防权力滥用。推行运政执法全流程网上办理,一线执法人员利用移动执法模块、手持终端、CA数字证书现场出具执法文书,切实提升行业监督管理效率和人员执法水平。

  四是着力创建市场监管新机制。制定《湖南省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聚焦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评价、奖惩和宣传等环节,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道路运输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完善行业信用考核评价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安全“隐患清零”,加大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营造规范安全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

  三、增实效,在“服”上做乘法一是落实一份“任务清单”。认真落实“四办”任务清单,对21项省本级政务事项分别编制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向社会公开办理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以及投诉受理渠道,打造“宽进、快办、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目前“权限内道路运输经营和增加道路客运班线许可”等依申请办理事项,全部实现“一表告知、一次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二是打造一张“政务网”。以“湖南省道路运输三级协同信息管理系统”为核心,打造企业自助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申报、受理、决定、送达,确保全过程可管、可控、可追溯。目前全省开通企业网上账号7555家,办理包车备案20万次,申报信用考核4000

  +公众出行”新模式,打造“一路湘伴”道路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内容涵盖学车、修车、乘车等10余项事项,APP用户超过10万余人,其中服务从业人员1.02万名,满意度达99%;推进“先学后付、计时收费”驾培模式,服务学员1.9万名,服务教练538名,日均订单量135单,学员五星好评率99%。三是筑牢两条“服务路”。加强省三级协同信息管理系统与省政府一体化平台无缝对接,省市际道路客运经营许可等全面实现“全流程、全业务、无纸化”网上申办,目前网上办结完成的客运许可事项达875项,实际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按照省厅政务中心建设要求,新建大厅,并于2018年7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a公交畅行城市市民畅享服务a长沙市交通运输局

  日,交通运输部宣布我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并授牌。目前,全市优质、绿色、智能、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基本构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4.2%,提高22.7%

  /标台,提高72㎡/标台;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17公里/小时,提高4.7公里/小时;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87.2%,提高24.7%(以上均与创建初期比较)。回顾六年创建历程,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突出方便快捷,建设畅行公交。建成三大综合交通枢纽和一批公交换乘枢纽、公交场站、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其中投资31.8亿元的湘江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真正的完成长途、公交、地铁、出租等无缝对接;开通轨道交通1、2号线;建成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开通长株潭城际铁路,加强与地铁的便捷换乘。服务市民需求,建设精致公交。推进公交改革,实施优惠票制,增加运力供给;优化公交线网,开设城际公交、定制公交、

  接驳公交、旅游公交、园区巴士、夜行公交、假日公交等特色线路;推动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长沙县实现“村村通”公交,望城区实现全域公交,浏阳市、宁乡市开通融城公交。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建设智慧公交。建设前沿“数字公交”,建设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公交智能化应用平台和综合客运枢纽信息服务与协同管理系统;实现常规公交IC卡、移动支付刷卡、潇湘卡和全国交通一卡通“四卡”高度融合;推行公交出行APP服务,建成一批公交电子站牌。

  ,纯电动公交车占比49.5%;编制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建设公交充电桩

  根;建成CNG(LNG)加气站28座;实施“一圈(15分钟生活圈)、两场(农贸市场、停车场)、三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步道)”民生工程建设。

  落实公共安全,建设平安公交。建立全方位的公交应急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对各类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部门行业监督管理责任、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率先对公交行业全方面开展“隐患清零”行动。增强发展动力,建设人文公交。引导行业人员培育公交情怀,以公交为家、为公交立业。着力解决公交从业人员的待遇、住房和子女就学等问题,面向驾驶员提供公租房537套;采用政府补贴、校企联合的方式培训公交驾驶员;通过媒体宣传、典型引路、组织活动等方式营造创建浓厚氛围。对标对表,稳扎稳打。六年创建工作在带给我们鞭策和鼓励的同时,也引发一些思考和启迪:

  领导重视是前提。“公交都市”建设写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连续多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研究创建工作具体问题。出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政策,配套制定相关文件、办法130多项,为重大交通枢纽项目建设量身定制政策。

  至2017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公共交通资金271.5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260.5亿元。

  坚持“公交优先”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修编《长沙市公共交通规划》《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规划。强化用地保障,2016年市内五区一次性解决公交场站用地432亩;2017年市政府与市交通集团签订PPP协议,20年建设公交场站33个,拟投入资金55亿元,市政府一次性划拨

  亩土地给市交通集团,作为其场站建设和融资的支撑。机制健全是关键。强化“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市区共建”的创建工作机制。市政府每季度调度、协调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公交都市创建具体问题由交通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定期研究解决。市委、市政府每年对相关市直单位、县市区政府开展专项督查,市公交优先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日常督查。创建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和市政府年度交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优化经营是基础。坚持市场主导,将原有的8家公交企业整合为3家,形成国有控股的湖南巴士、国有参股的龙骧巴士、民营资本的宝骏巴士。同时强化财政资金引导。2013至2017年,全市常规公交运营补贴资金

  亿元,平均每年3.94亿元,“小钱办大事”的财政政策引导公交企业加强管理、降本增效。

  文化建设是保障。加强文化建设,全力推动素质强交、文化育交、品牌立交。联合知名高校和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公交都市创建、安全生产等专题培训班。召开“创建公交都市,争当优秀驾驶员”表彰大会,举办“创建公交都市,争当服务模范”竞赛活动,引导从业人员争当创建先锋队、服务排头兵。同时选树典型抓品牌。公交行业涌现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公交驾驶员吴晓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浣兵、刘灿霞,湖南省劳动模范周辉等优秀代表,还有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湖南省工人先锋号等先进集体,充分的发挥典型引路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a创新管理 精心组织a全力打造高速公路品质工程

  18日建成通车,结束了安化县不通高速的历史。项目开工以来,全体建设者以创新为动能,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实现安化黑茶文化节期间应急通行保畅、项目提前一年建成通车的“两大”目标,取得概算投资节余、施工进展顺利、工程检验测试优良、路地关系和谐的多项业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创新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一是积极地推进“自管模式”试点。把握监理体制自管模式契机,取利抑弊,使工程监理由独立第三方变为与业主“同吃同住”的委托方,通过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程序的“三优化”,形成细则明确、程序规范、效益提升的新管理模式,相较传统模式,减少管理人员1/3,节约建设资金1800余万元。二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在全行业率先实施对施工、监理、试验等单位负责人的现场考核。公司部室岗位实行双向选择,既提高全员的工

  三是推行“制度+科技”管理。“互联网+”理念贯穿设计变更、计量、中间交工、资金拨付等环节,按软件依程序,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防范风险。多措并举之下,项目建设全程没有一份超500万元的变更上报省厅。

  二、创新施工组织模式,加快施工进度马安高速地处雪峰山北段、湖南四大暴雨中心之一,项目高填深切路段较多,部分桥隧处于岩溶发育区,又经历着严厉的环保整治,原材料极度缺乏,公司通过设计优化,科学组织,攻克影响施工进度的多重困境。一是做好设计优化,降低造价。将唐溪冲隧道由联拱隧道改为小净距隧道,缩小赤溪隧道进口段分离式间距,将青山园高架桥优化为路基;全线所有桥梁采用同一种形式;将16个钢筋加工厂、混凝土拌和站、10个预制梁场建在主线个土建单位拌和站改造成路面单位沥青拌和站。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减少临时用地30多公顷,节省投资2.6

  二是做好材料供应,确保不歇工。业主不参与承包人材料采购,不进行代付代扣,全由承包人自行组织招标,公司严把质量关。凡属不符合规则的材料进场导致的问题,必须返工,并予处罚。

  2个碎石场,全面确保材料供应。三是做好施工组织,打赢关键仗。科学制订施工总体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分部分项、交叉作业计划,把握关键节点,最大限度减少复杂气候和要素制约给施工带来的影响。三、创新质安监督管理模式,铸造品质工程按照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要求,在建设过程克服常见病害,努力铸造品质工程,全线没再次出现路基下沉、边坡失稳、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现象。一是强化监管制度落实落地。建立健全质安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依法依规办理质量安全受监手续;严格人员履约管理,实行刷脸考核;深入推动“平安工地”和“品质工程”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八项施工关键控制点管理要求,持续深化风险管控;规范专项经费管理。二是全面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制。先后在重点控制性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举行

  余场施工观摩会,全方面推进路基、桥梁、隧道、路面等分项工程按工序实施首件工程认可,及时总结施工工艺,指导后续施工。三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加强施工过程管控。研发手机报验系统,实时便捷地把控工程现场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控制状况;建立路基智能压实控制管理系统,科学指导路基压实;采用拌和站管控一体化系统,实时自动监控混凝土生产质量;采用聚能水压爆破工艺,确保隧道掘进进度快、污染少、光面爆破效果好;改善桥梁真空压浆技术,大幅度的提升桥梁使用寿命。

  一是工程与协调同步抓。针对既往项目建设存在的环境协调与工程项目施工推诿矛盾,推行两项工作一人肩担,明确公司经理为协调工作第一责任人、业务副经理分段协管、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协调,实现工程与协调快速对接,将路地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路地合力维护施工环境。争取益阳市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把马安高速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办,增强工作合力。项目前期,地方政府、项目公司、设计单位三方联合踏勘定线,共同核定征地拆迁实物量。由于调查细、底数清、争议少,不仅没有依法强拆个案,并且仅用40天完成全部征拆任务,以征拆谈判和协议签订时间短、征拆价格合理、征拆进度顺利,树立了湖南高速公路征拆“马安模式”。路面施工期,当地政府经常安排警力配合公司交通管制组上路巡逻,安化、桃江两县指挥部切实开展施工环境督战,出动特警40余次,严防非法参工参运。三是尽量满足沿线群众合理诉求。

  14座,赢得沿线群众赞誉和地方支持。a强力整治“僵尸船”a打好水上安全“攻坚战”a邵阳市地方海事局

  曾经停泊在邵阳市大小河流上的一艘艘“僵尸船”如同一颗颗“不定时炸弹”,极度影响水上交通秩序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特别是2017

  年汛期,我市先后发生5起船舶走锚事件,再次敲响安全监管的警钟。为此,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部署开展“僵尸船”整治,拆解处置废弃船舶

  一、主动作为,全方面开展整治工作一是谋划部署早。2017年汛期过后,我们就结合“隐患清零”行动,主动将“僵尸船”纳入全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范畴,先期开展废弃船舶清理,共整治193艘。在省2号河长令下发后,市委、市政府迅速组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邵阳市开展“僵尸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深化整治工作。二是组织保障有力。全市共投入2000余万元整治资金专项用于船舶拆解补偿,就连财力最弱的北塔区,也克服重重困难安排了310余万元。注重宣传发动,通过“村村通”广播、巡逻车、村务公开栏等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借助湖南日报、湖南电视台、红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清理整治“僵尸船”成为全民共识。三是摸底排查实。

  以乡镇为单位全方面开展大排查,通过调阅档案、组织座谈、实地摸排等方式核实确认辖区内船舶数量、船型和营运状态等情况,再按照“一船一调查、一船一照片、一船一资料、一船一处理”原则建立分类台账和处置台账。全市已整治的894艘“僵尸船”全部建立档案

  二、精准施策,完成专项整治任务一是明确整治措施。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开展整治:对长期停泊不用、无人管理的船舶(“僵尸船”)一律处置拆解;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闲置废弃的涉砂船(含采砂船、运砂船、卸驳船)一律取缔拆解;对污染水域环境的餐饮船一律予以取缔;对合法船舶一律按照“五个管理措施”(确定一个安全的锚泊区、一个固定的系缆桩、一套合格的钢丝缆绳、一个安全作业责任卡、一个防汛预案)规范。二是合力攻坚克难。部门携手作战、全力攻坚,如在六都寨水库排溪村段,有一艘由四艘采砂船改装而成的“僵尸船”,长45米、宽8米、高20余米,海事、水利、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共

  余吨。相关县市区强化工作力度,隆回县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表全面加强调度;北塔区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劝导,解开船主“思想疙瘩”;武冈市分河段、分部门进行包干,有效推进整治工作。三是严格督查问责。市整治办加强督导调度,一日一报表、两日一通报、五日一小结,确保整治进度。3月上旬,市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全市12个县市区和邵阳经开区整治情况,对进度滞后的县市区,问责约谈分管河长制工作领导,并在全市通报,形成震慑,整治工作明显提速。三、注重长效,健全管理机制专项整治完成后,巩固成效、坚决防止“死灰复燃”,既是关键,也是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我们着眼长远,初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按职履责、乡镇加强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一是“回头看”巩固成效。将“僵尸船”清理整治列入安全检查重要环节,组织“回头看”督查,确保乡镇船舶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严防出现新的“僵尸船”。期间,为配合环保整治工作,全市再次清理处置三无船舶和不符合环保要求船舶260艘。二是规范停泊管理。压实船舶管理责任,各涉水乡镇进一步明确监督管理的机构,安排水上交通安全专管员,按照“编号挂牌、造册登记、责任到人”的管理要求规范非运输船舶和乡镇自用船停泊管理。目前,全市划定并公布汛期船舶停泊区94个,对保留的90艘渔船、2997艘乡镇自用船均建档编号,严格落实“五个管理措施”。三是落实常态巡河制度。

  明确由各级河长负责,交通(海事)部门牵头,组织水利、环保、农业(渔政)等部门定期开展巡河,并建立常态化机制,切实巩固“僵尸船”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