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nba直播吧在线直播观看_极速nba回放主营产品:轮式推土机,轮胎式推土机,夯实机,强夯机!24小时销售热线:0371-66655355

路面与压实机械:三十年跨越发展历程

日期:2024-01-26 16:07:31 |    作者: 极速nba

  通过修建沪宁高速,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国的公路建设者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机械化施工设备对于保障高速公路实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而国内的路面与压实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则看到了与国际水平的巨大差距。“七五”、“八五”期间,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交通部、建设部、机械部等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国家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计划安排了一批路面机械方面的重点项目。据时任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家镇回忆,列入“八五”国家计划的项目有:经贸委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设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一条龙;计委的“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开发与研制”技术攻关,还有同重点项目配套的“技术改造”等共20多项。这些项目总投资接近2亿人民币,交通部、建设部、机械部都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参加项目的开发。交通部作为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和最大的用户,承担了较多的路面机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理事长吴竟吾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国家生产的压路机以静碾压路机、轮胎压路机为主,产品品种少,质量较低,技术水平不高,1978年全国压路机年产量才770台。1982年,洛建结合当时国情和液压技术较为薄弱的情况,在学习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将3Y12/15型静作用压路机的行走驱动系统移植到YZ410型振动压路机上,改型设计了YZ10B型机械式振动压路机。该机投放市场后,因技术稳定性很高和适应国情,受到用户好评,荣获1985年国家银质奖。这是我国机械式振动压路机的源头。1984年5月徐州工程机械厂与瑞典Dynapac公司签订许可证贸易技术引进合同,引进CA25—Ⅱ和CC21两个系列四个类型振动压路机产品。当时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比较成功,产品应用效果良好。这次引进使得我国压实机械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此后洛建厂引进德国BOMAG公司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技术;湖南江麓-浩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引进德国CASE-VIBROMAX公司压路机技术;山东公路机械厂引进日本KAWASHAKI公司压路机技术。“这一轮技术引进迅速提高了我国压路机行业的设计、制造水平,缩短了与国外领先水平的差距。”吴竟吾说。

  1983年西安筑路机械厂在引进英国PAKER公司的1000型沥青搅拌站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LB2000型,并通过一条龙计划推出了更大型的210t/h的M3000型沥青搅拌设备。同时西筑1987年在引进Dynapac-Hos技术的基础上生产了铺宽7.25m的LTY8型沥青摊铺机和铺宽7.5m的GTLY9500型高密度摊铺机。1989年徐州工程机械厂引进了德国Vogele的技术生产了S1502、S1704、S1804以及S1700、S1800等几种轮胎和履带式的沥青摊铺机,1992陕西建设机械厂引进了德国ABG铺宽12m的沥青摊铺机,其技术水平与德国ABG保持同步。另外,福建三明重型机器厂引进了日本新泻的就地再生拌合摊铺机。镇江路面机械总厂引进了日本日工的摊铺机制造技术。

  经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进而逐步实现国产化再进入市场,以上这一些产品项目填补了当时公路建设市场急需的空白,同时,这一些企业也在消化吸收、跟踪研发的基础上成为中国路面机械市场上的骨干企业。时任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家镇认为:“这些技术引进项目总体来说具有超前意识,也立足于解决国内公路建设中的实际的需求,产品进入市场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回头来看,当年这一轮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技术引进推动了路面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缩短了我们与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差距,为我国此后大规模展开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孙祖望教授也认为:当时在路面机械行业展开的这一轮技术引进,从整体上使我国路面机械行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外国的封锁和我们自己的闭国自锁,技术信息十分闭塞,技术人员往往只是凭着国外杂志上的图片或看到的机器外貌,自己琢磨着仿造出一台类似的机器。到了八十年代初,对于工程应用中急需的设备采取买进一台样机,解体后进行测绘,接着进行样机试制。这种测绘表面看样机设计的时间缩短了,但是实际上从样机到成熟产品仍要经历3-5轮的修改,否则就是照猫画虎,相差甚远。总的试制成周期也很长,成本不低,往往仍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六五”“七五”期间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的过程中,大批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培训,近距离地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产品技术和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等,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化专业相关知识的技术人才,这为我国路面机械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支持。

  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坤曾多年从事研发技术管理工作,他对此感同身受:1978年西筑厂仅有10余名设计人员,不能独立开发研制产品。通过承担交通部一系列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项目、出国考察培训等活动,在西筑厂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深厚基本功和前沿技术眼光的设计研发人才。近年西筑推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J4000型搅拌设备,已能立足于自主研发为主。“这支技术人才队伍是西筑持续引领沥拌行业技术潮流的根本保障!”李世坤说。

  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大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路面机械行业取得了空前发展,主要的产品已形成系列,产量、产值均大幅度增长。

  这些发展使我国铺筑高速公路的机械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二、三级公路甚至一级公路的修筑,机械化施工的设备已经基本能立足国内生产。

  到1997、1998年前后,国内年生产铺宽6-12m的摊铺机100台左右,已能部分替代进口摊铺机完成高速公路面层摊铺施工;年生产60-240t/h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50-60套(台),生产率100t/h以下的搅拌设备已不再进口,100t/h以上的有1/3由国产设备替代了进口产品。

  1997年前后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不大,反而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采取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让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发展时代。“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施行到2004年,路面与压实机械行业在此期间进入了“黄金发展时代”。

  1996年-1997年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慢慢的开始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达到了1044.41亿元和1256.09亿元,到1998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同比增长73%,达到2168.23亿元!此后,公路建设投资力度迅猛增加,2002年突破3千亿,2004年远超4千亿,2005年突破5千亿,最近两年都在6千亿以上,2007年公路建设投资总额在6489.91亿元(见表3)。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一次谈话中回忆说,当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1998年至2003年对公路建设的投资总额达16254.3亿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至5%。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