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nba直播吧在线直播观看_极速nba回放主营产品:轮式推土机,轮胎式推土机,夯实机,强夯机!24小时销售热线:0371-66655355
当前位置:首页 > 极速nba/中心

1976大震中的唐山:千名干部井下创造逃生奇迹万人煤矿仅死七人

日期:2024-04-23 15:01:51 |    作者: 极速nba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里氏7.8级强震将当时河北的重要工业城市唐山几乎夷为平地。

  仅仅23秒,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型城市死亡24万人,受伤16万人,轻伤未统计者不计其数。

  位于地表的城市伤亡已经如此惨重,同样位于震中核心区的开滦煤矿,地面的景象也是令人触目惊心:

  职工宿舍、厂房、设备机房都受到严重破坏,有八成建筑物倒塌,运煤的铁轨弯曲变形像条死蛇,有的竟然竖起两米多高,连运送工人上下井的井架钢筋都扭成了麻花。

  而恰恰在当时,开滦煤矿还处于月底创产量“放高产”的开采会战阶段,有超过一万名干部职员在几百米深的井下工作。

  这一万多人全完了!不光是地震局的专家,就连普通人都几乎能确定,因为在那漆黑的井下,别说是巷道倒塌可以埋葬成千上万人,就连井下的电路稍微停一会,几千吨的地下水和瓦斯都会灌满整个巷道。

  可以断定,里面的一万多人不是被砸死、活埋,就是被淹死,要么被有毒气体毒死,而且死得无比惨烈。

  不熟悉煤矿的人根本很难来想象:距离煤矿的开采面再到支巷,再从支巷到大巷,再从大巷到井口,路程足足有七八公里,就算是平地走路都得个把小时。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就在地震发生后5个小时内,井下工作的上万名工人却有如神助般有序撤离,平安升井,伤亡率低得难以置信。

  吕家坨矿震时井下工人1006名,零伤亡;位于极震区的唐山矿,震时井下工人1600多名,零伤亡;赵各庄矿震时井下工人3000多名,2人遇难;马家沟矿4人遇难;唐家庄矿1人遇难。

  这样的“开滦奇迹”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要弄清这一点,就必须从党和政府对开滦煤矿的管理政策说起。

  开滦煤矿始建于清朝的光绪三年即公元1877年的开平煤矿,是洋务运动的重要项目,到唐山大地震时已历经99年,差一步就成了百年老矿。

  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英国人盯上了开平煤矿这块肥肉,便从清政府手中强抢了开平矿务局,随后民族资产阶级又另行开发了滦州煤矿,但没过几年也被英国人巧取豪夺,最终合并为开滦煤矿。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开滦煤矿又被日本人占去,由于日寇急需开滦矿的原煤支持其侵华战争,煤矿第一年的产量即高达665万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滦矿仍暂由英国资本家管理,由于日占时期的残暴统治和英国人疏于管理,当时开滦煤矿设备年久失修,运行十分困难,煤矿职工一度到了发不出工资的窘迫地步。

  雪上加霜的是:到1952年初,英方总经理把用于煤矿维护和开发的巨款全部卷到了英国,为了挽救这一宝贵资产,中央人民政府断然决定接管开滦煤矿,并由工业部牵头成立了“开滦煤矿总管理处”。

  开滦煤矿收归国有之后,党委团结全体职工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自救,很快进行了“生产改革”、“矿井改建”和“矿井技术改造”,引入了机械进行采煤作业和运输,改善了生产条件,并扩大了煤田勘探和新煤矿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7月31日,开滦唐家庄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水力化采煤矿井,大幅度的降低了瓦斯爆炸的危险,保护了矿工的生命安全,随后水力化采煤在全国煤矿开始推广。

  新中国领导人十分关心开滦煤矿的生产和职工生活,1958年9月,周总理来到开滦煤矿视察,他不顾危险亲自在唐家庄矿下井现场观看水力采煤实施情况,和矿工亲切交流,明白他们的工作是否安全,煤矿产量是否稳定,并在休息时将自己吃的西瓜送给了矿工。

  1960年3月22日,毛主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鞍钢宪法”的概念,确定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等社会主义工业公司管理的重要原则。

  所谓的“两参”即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一改”即改革规章制度,“三结合”即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相结合。

  在“鞍钢宪法”浪潮席卷全国的大形势下,开滦煤矿也很快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并坚决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970年,开滦煤矿的年原煤产量已超越了1000万吨,在“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鼓舞下,5年后煤矿年产量翻番,达到了惊人的2563万吨。

  当然,煤矿产量连年提升不代表煤矿对安全生产的松懈和忽视,由于坚决执行“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的原则,基层反映的安全生产隐患都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和排除。

  特别是1974年国务院向华北地区各省市下发防范有几率发生的强震大震的文件指引下,开滦煤矿基于“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原则,连续两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煤矿的设施设备做加固和维修,并制定了详细的抗震预案。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十个月之前,开滦煤矿“革委会”连续下发文件,对生产系统关键部位、与生产关系密切、人员比较集中和存有重要设备的建筑物、以及工厂、宿舍较危险部位的抗震进行专项加固和维护,累计投入资金超700万元。

  同时,开滦煤矿积极开展群防群测活动,不仅部署了大量群众观测点,而且定期向全体职工培训抗震救灾知识,确保每一个带班的干部对地震应急撤退路线都烂熟于心。

  煤矿组织人手,在数以千计、如同人体血管一样密集的巷道里细心地标注了逃生指向标记,并且在大巷里准备了应急的柴油发电机。

  有识之士指出:正是开滦所采取的开放型防灾备灾政策,对于地震时减轻伤亡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为开滦矿做到了发动群众参与防灾,使广大职工和家属对于可能来临的地震充分知情,在真正的地震发生时,他们的心态远远比普通人稳定得多。

  最最重要的是: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有包括“革委会”副主任在内的1000多名各级干部在井下参与月底创产量的突击。

  就在所有人干得热火朝天时,突然一阵天摇地动,巷道内尘土飞扬,煤块和碎石雨落,各种钢制的支架被压得“吱嘎”乱响,电线电缆直冒火星,景象恐怖万分。

  还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井下工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说“完了,这下得交代后事了”,有人说“地下水已经把巷道淹了”,还有人说“是不是敌人向我们扔了”,人心浮动,谣言四起。

  在灾难发生时,不明真相的恐慌造成的踩踏可能比灾难本身伤害更大,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带班干部第一时间站出来平息了猜测,他们根据判明是发生地震,并组织全体工友一面采取防毒、防水等防范措施,一面有序向风井撤离。

  此时的煤矿干部,有不少都是当年的老八路、转业的干部,还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他们都是经过毛主席培养的钢铁战士,真正拥有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家里的老婆孩子正眼巴巴地盼着咱们呢!”“谁要再唱反调,谁就自个留在这,我们大部队不需要这样的人!”

  简简单单的朴实话语,燃起了井下矿工求生的希望,在各级干部的带领指挥下,井下根本就没有发,连慌乱拥挤都不多。

  按照事先制定的地震预案,各个井下都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干部们大多是熟悉情况的老工人、老党员,几个人一商量很快就确定了从作业面到升井的最短、最安全的路线。

  而且,下井的干部身上都带着普通工人没有的酒灯,这是一种用于探测瓦斯浓度的简易工具(如果瓦斯浓度高了就会熄灭),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确定没有危险之后其他人再跟进。

  万幸的是,经过事先加固的巷道在经历强震后居然都没有倒塌,而且备用的发电机也确保了井下微弱的灯光不会熄灭。

  经过漫长而惊心动魄的跋涉,最后他们来到了升井的梯子道前,当时梯子道只能容一人上下,如果同时上去的人太多可能会压塌梯子,那样的话所有人的生机也就断绝了。

  带队干部很快宣布了纪律:按照先群众后党员,先工人后干部的原则,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本矿的采煤工人、井上工人跟进,机关干部最后走。在工人中,又是女同志先走,新工人随后,老工人最后。

  这些经历过战争岁月的英雄人物,平时不声不响,但在大灾大难中说话的分量自有一种难以辩驳的威势。

  等到第一个人平安升井之后,地面上的景象让他惊骇地张大了嘴,没想到上面发生了这么大的灾难,自己还能安然无恙地回到人间。

  为了支援河北各地人民开展灾后自救,忍受着地震带来的巨大伤痛,开滦各矿干部职员全力恢复生产,最早的在8月7日,最迟的到1977年3月1日就陆续出煤,粉碎了国外媒体“开滦完了”的议论。

  这就是用思想培养起来的老一辈党员干部和煤矿工人,在艰难困苦面前展现出的无坚不摧的精神和行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