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五周年巡礼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发布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科学技术创新的主阵地,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彰显国家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多项重要部署。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科学技术创新的主阵地,是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彰显国家总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格外的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多项重要部署。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载体,其在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动能转换、培育企业梯队、加速产业集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自2018年开始,连续五年开展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和研究工作,并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为各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022年11月,中心围绕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以全国293个地级市为样本,对各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成果。
百强担当: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更是在其中承担先锋带头作用,并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提档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2021年末,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总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近19万亿元,占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0%,较2018年增长超10万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8%,较2018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同时,自2018年以来,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培育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23个、近2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3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0个单项冠军企业,建设了12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118个绿色工业园区和1598个绿色工厂。
空间演变: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分布仍不均衡,东西差距有所缓解、南北差距尚未出现明显变化
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仍然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空间结构特征。“东强西弱”的格局有所缓解,但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入围城市仍达到55个城市。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南部、北部地区分别入围70、30个城市,“南强北弱”的格局较上年度有所减缓,但对比五年数据来看,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形态演进:四类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各有侧重,跃升期城市全面领跑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结合近年来对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的观察和研究,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提出了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演进曲线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最终结果,把百强市划分为跃升期、扩张期、发展期、起步期四类城市。跃升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3名,包括深圳、苏州、广州。扩张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4至29名,包括南京、杭州、宁波、青岛、长沙、成都、武汉等26个城市。发展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0至58名,包括泉州、温州、惠州、扬州、台州、潍坊、株洲等29个城市。起步期城市主要是2022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9至100名,包括淮安、赣州、德州、马鞍山、柳州等42个城市。
其中,跃升期城市凭借其开放包容的人才环境、稳中求进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成熟的资源配套机制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各维度排名中均位居前列,领跑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扩张期城市五边形能力建设成果显著,各维度的平均水平皆高于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平均水平,追赶跃升期城市的势头强劲。发展期、起步期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在融合发展、经济带动、绿色集约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为下一步快速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发展潜力与日俱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中最具创新活力、复杂度最高和成果最丰富的领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能够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城市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须顺势而为、前瞻部署,从五个方面入手,推动先进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振兴实体经济。具体看来:
一是创新引领,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世界经济结构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塑造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城市应加快推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网络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人才发展战略。
二是融合赋能,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模式。融合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城市应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持续拓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空间,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积极培育高附加值的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集群建设,形成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路径。先进制造业城市既要志存高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也要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四是品牌打造,释放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活力。品牌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质量建设是城市先进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先进制造业城市既要着力强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引领带动能力,也要注重培育梯次有序的企业队伍,加快构建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市场主体结构。
五是绿色助推,开创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局面。面向新时代新要求,绿色制造已逐步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旋律。先进制造业城市应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构建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